1. 碳含量测定:检测范围2.5%-4.5%,采用红外吸收法测定总碳量
2. 硅含量分析:检测精度±0.02%,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
3. 锰元素检测:允许偏差±0.05%,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
4. 磷硫杂质控制:磷≤0.150%,硫≤0.050%,高频燃烧红外法
5. 抗拉强度测试:标准试样直径10mm,加载速率3mm/min
6. 布氏硬度检验:载荷3000kgf,压头直径10mm
7. 金相组织观察:放大倍数100-500倍,评估石墨形态分布
1. 铸造用生铁(GB/T 718):牌号Z14-Z34系列产品
2. 炼钢用生铁(GB/T 717):L04-L10规格材料
3. 合金生铁:含钒钛等特殊元素的改性生铁
4. 球墨铸铁用生铁:镁含量0.03%-0.06%的专用原料
5. 特种生铁:核电用低钴生铁、军工级高纯生铁
6. 直接还原铁(DRI):金属化率≥92%的冶炼原料
1. ASTM E415: 碳硫分析标准测试方法
2. ISO 4934: 钢铁材料硅含量测定规程
3. GB/T 223.59: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
4. GB/T 4336: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
5. ISO 6892-1: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
6. ASTM E10: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测试标准
7. GB/T 13298: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1. SPECTROMAXx直读光谱仪:元素定量分析(C、Si、Mn等)
2. CS-2800碳硫分析仪:高频感应炉燃烧法测定C/S含量
3. ZwickRoell Z250拉伸试验机:最大载荷250kN精度±0.5%
4. BUEHLER Omnimet MHT金相显微镜:500倍光学放大系统
5. Qness Q60A+布氏硬度计:自动压痕测量系统
6. PANalytical Axios X射线荧光光谱仪:多元素同步检测
7.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:气体元素精确测定
8. Hitachi SU5000扫描电镜:微观结构表征(分辨率3nm)
9. Netzsch 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相变温度测定
10. Agilent 7900 ICP-MS:痕量元素检测(ppb级)
📝 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⏳ 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🏅 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检测/CNAS资质报告。
📏 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🔬 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📞 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