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孔结构检测

点击:丨发布时间:2025-04-03 08:39:29丨关键词:开孔结构测试范围,开孔结构测试方法,开孔结构测试案例

上一篇:井温仪检测丨下一篇:差频振荡器检测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1. 孔径尺寸公差:测量实际孔径与设计值的偏差范围(±0.05mm)

2. 孔位坐标精度:三维空间定位误差不超过±0.1mm

3. 表面粗糙度:Ra值控制在0.8-3.2μm区间

4. 孔壁垂直度:轴线偏移量≤0.05mm/100mm

5. 孔深一致性:深度公差±0.1mm

检测范围

1. 金属材料:铝合金/钛合金航空结构件

2. 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塑料(CFRP)层压板

3. 工程塑料:PEEK/PPS注塑成型件

4. 陶瓷基材:氧化锆/氮化硅精密元件

5. 建筑构件:钢结构连接节点板

检测方法

1. ASTM E3-11金属材料金相分析方法

2. ISO 4287:1997表面粗糙度评定规范

3. GB/T 1800.2-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公差配合

4. ASTM B311-17多孔材料密度测试标准

5. GB/T 11337-2004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

检测设备

1. Hexagon Global Classic 07.10.07三坐标测量机(三维坐标测量)

2. Olympus DSX1000数码光学显微镜(表面形貌分析)

3. Taylor Hobson Form Talysurf i120轮廓仪(粗糙度测量)

4. Mitutoyo LH-600测高仪(垂直度/同轴度检测)

5. Keyence IM-8000图像尺寸测量仪(快速孔径筛查)

6. Zwick Roell ZHU2.5硬度计(孔周显微硬度测试)

7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(开孔拉伸强度测试)

8. Zeiss Axio Vert.A1倒置金相显微镜(微观缺陷观测)

9. OGP SmartScope Flash 500多传感器系统(复合测量)

10. Nikon XT H 450工业CT(三维孔隙率分析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