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:丨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2:15:48丨关键词:粒状硅铁测试案例,粒状硅铁测试标准,粒状硅铁测试方法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 硅含量测定: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主元素含量(72-80%)
2. 铁含量分析:通过XRF光谱法测定余量金属成分(≥15%)
3. 碳硫磷杂质检验:红外吸收法测定C≤0.2%、S≤0.02%、P≤0.04%
4. 粒度分布测试:激光衍射法分析颗粒级配(0.2-10mm占比≥95%)
5. 堆积密度测定:振实密度仪测量松散态密度(1.8-2.2g/cm³)
6. 水分含量检验:热重分析法控制游离水≤0.1%
7. 表观形貌观测:扫描电镜分析颗粒球形度与表面缺陷
8. 微量元素筛查:ICP-MS法检测Al≤0.5%、Ca≤0.3%、Mn≤0.15%
1. 冶金级粒状硅铁(FeSi75/FeSi65系列合金)
2. 铸造用硅铁合金(孕育剂/球化剂原料)
3. 炼钢脱氧剂(转炉/电炉冶炼用硅铁颗粒)
4. 金属硅粉制备原料(光伏级高纯硅前驱体)
5. 特种硅铁复合材料(包芯线/复合合金制品)
6. 出口贸易用散装粒状硅铁(集装箱运输规格品)
1. ASTM E31系列:化学分析法测定主量元素组成
2. ISO 4159:2021:激光衍射法粒度分布测试规范
3. GB/T 4333.1-2019:硅铁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仲裁程序
4. ASTM E1019-18:碳硫测定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
5. GB/T 3653.8-2022:硼磷砷杂质含量的等离子体质谱法
6. ISO 13320:2020:激光粒度仪校准与验证标准
7. GB/T 14849.4-2020: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:杂质元素测定
1. Thermo Scientific ARL iSpark 8860直读光谱仪(全元素快速分析)
2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(干湿法粒径分布测试)
3. LECO CS844碳硫分析仪(高频红外碳硫联测系统)
4. PerkinElmer NexION 350X ICP-MS(痕量元素超限值筛查)
5. Mettler Toledo XPR205水分测定仪(卤素灯加热失重法)
6. Quantachrome Autotap振实密度计(自动振实堆积密度测试)
7. 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(颗粒形貌显微结构分析)
8. Shimadzu EDX-7000 X射线荧光光谱仪(无标样快速成分分析)
9. Netzsch 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(热重-差热联用水分测定)
10. Retsch AS200 control筛分仪(机械振动法粒度验证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