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间化合物检测

点击:丨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2:34:18丨关键词:金属间化合物测试方法,金属间化合物测试范围,金属间化合物项目报价

上一篇:次生沥青铀矿检测丨下一篇:勃姆石检测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1. 相组成分析:测定金属间化合物中γ'相、Laves相、σ相等体积分数(精度±0.5%),使用XRD定量相分析技术

2. 晶体结构表征:测量晶格常数(精度±0.001Å)、位错密度(10^6-10^12 cm^-2)、晶粒尺寸(10nm-500μm)

3. 元素分布测定:通过EPMA分析Al、Ti、Nb等轻元素含量(检测限0.01wt%),面分布分辨率达1μm

4. 热力学性能测试:测定相变温度(20-1600℃)、焓变值(±1J/g)、热膨胀系数(1×10^-7-1×10^-5 K^-1)

5. 力学性能评估:纳米压痕硬度测试(载荷0.1-500mN)、断裂韧性KIC值测量(0.1-10MPa·m^1/2)

检测范围

1. 高温合金体系:Ni3Al基合金、TiAl基合金、Fe-Al系合金的γ'相析出行为分析

2. 电子封装材料:Au-Sn共晶合金、Cu-Al金属间化合物的界面反应层厚度测量

3. 磁性材料:Nd-Fe-B永磁体中富Nd相分布及Sm-Co合金有序度测定

4. 核工业材料:锆合金中Zr(Fe,Cr)2第二相粒子尺寸统计(0.1-10μm)

5. 涂层材料:MCrAlY涂层中β-NiAl相含量与TCP相析出控制分析

检测方法

1. ASTM E112-13 晶粒度测定方法:适用于金属间化合物再结晶程度评估

2. ISO 14577-1 仪器化压痕测试:用于微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研究

3. GB/T 13301-2019 金属材料中第二相面积分数测定方法

4. ASTM E384-22 微硬度测试标准:规定Knoop/Vickers压头在脆性相测试中的应用

5. GB/T 4334-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试验方法:评估金属间化合物耐蚀性能

检测设备

1. JEOL JSM-7900F场发射扫描电镜:配备EBSD系统,空间分辨率1nm,用于取向成像分析

2. Oxford Instruments X-Max 80能谱仪:探测元素范围B-U,能量分辨率127eV@MnKα

3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配备LYNXEYE XE探测器,角度重复性±0.0001°

4.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联用系统,温度精度±0.1℃

5. Hysitron TI Premier纳米压痕仪:最大载荷30mN,位移分辨率0.02nm

6. Leica EM TXP精密制样系统:离子束减薄速率0.1μm/h(30kV加速电压)

7. FEI Talos F200X透射电镜:STEM模式点分辨率0.16nm

8. Shimadzu EPMA-8050G电子探针:波长分光晶体分光器配备5道谱仪

9. Malvern Panalytical Empyrean X射线衍射仪:配置高温附件(最高1600℃)

10. ZEISS Crossbeam 550聚焦离子束系统:Ga离子束加速电压30kV,定位精度±5nm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