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渗碳检测

点击:5丨发布时间:2025-04-12 16:22:05丨关键词:过渗碳测试周期,过渗碳测试标准,过渗碳测试范围

上一篇:农用化学品检测丨下一篇:后烘检测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检测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1.渗碳层总深度:采用显微硬度法测定HV0.3梯度变化至基体硬度的区域厚度(典型值0.5-3.0mm)

2.有效硬化层深度:依据ISO2639标准测量HV550对应的垂直距离(误差0.05mm)

3.表面碳浓度: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定表层0.1mm内碳含量(控制范围0.8%-1.2%)

4.过渡区梯度斜率:计算从表面到心部每0.1mm的硬度下降率(≤50HV/mm为合格)

5.残余奥氏体含量:X射线衍射法测定表层残余γ相比例(≤25%为合格)

检测范围

1.汽车传动部件:齿轮轴、同步器齿环等高载荷渗碳零件

2.轴承组件:风电轴承、铁路轴承等高精度滚动体

3.紧固件系统:航空级螺栓、高强度螺母等表面强化件

4.模具材料:热作模具钢H13系列渗碳修复件

5.液压元件:柱塞泵滑靴、配流盘等耐磨部件

检测方法

ASTME3-11金相试样制备标准

ASTME384-17显微硬度测试规范

ISO2639:2002钢件渗碳层测定方法

GB/T9450-2005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

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
GB/T225-2006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

检测设备

1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配备500万像素CMOS和微分干涉对比功能

2.Wilson402MVD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1kgf,自动梯度测试模块

3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配备LYNXEYEXE探测器,残余奥氏体分析软件

4.SpectroMAXxLMG06直读光谱仪:波长范围130-800nm,碳元素检测精度0.02%

5.StruersTegramin-30自动磨抛机:压力20-300N可调,六工位试样制备系统

6.QnessQ10A全自动显微硬度测试系统:符合ISO6507标准,最大压痕间距精度1μm

7.ZeissAxioImagerM2m智能显微镜:带ECEpiplan物镜组和自动拼图功能

8.LecoDH603定氢分析仪:用于检测渗碳过程中氢致缺陷

9.MitutoyoSJ-410表面轮廓仪:评估渗碳后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

10.NetzschDIL402C热膨胀仪:测定相变温度点Ac1/Ac3变化值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📝 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⏳ 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🏅 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检测/CNAS资质报告。

📏 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🔬 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📞 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